在地處長江中下游的安徽省蕪湖市,制造業涵蓋41個工業大類中的37個,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37%。憑借創新思維,這座傳統制造業城市近年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,汽車及零部件、工業機器人、新材料等產業實力強勁,不斷開拓出城市發展的新空間。蕪湖市日前公布的新一批重大開工項目中,制造業項目總投資額349.3億元,占比約86%。
改舊煥新: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
奇瑞是蕪湖市本土汽車品牌,今年上半年,奇瑞集團累計銷售汽車110萬余輛,再創半年度銷量新高。
“從20多年前創業初期死磕發動機技術,到如今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、網聯化、綠色化,我們一直摸著石頭過河,靠的就是創新。”奇瑞集團新聞發言人金弋波說。
奇瑞的“創新密碼”,是蕪湖傳統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的一個例證。放眼蕪湖,從智能化改造,到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,再到建設數字化車間、無人工廠等,源于制造、成于智造的發展路徑日漸清晰。
在蕪湖美的廚熱智能家電產業園,一架無人機盤旋上空,數臺檢測設備同步高效運行,通過5G網絡向“智慧大腦”實時反饋各產區生產場景。
“各個環節都在與提質增效較勁兒。”該產業園數字化負責人郭克雄說,生產制造數字孿生、5G+、智慧能源管理等場景應用,使運維成本降低50%,生產效率提升30%以上。目前產業園已獲得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、國家級綠色工廠等稱號。
產業轉型升級離不開“有為政府”的引導和加持。蕪湖市市長徐志介紹,不同于一些大城市,蕪湖本地缺乏高水平大院大所,便圍繞主導產業開展創新賦能服務,一方面向內加強政策引導,以“研發投入評比”等活動營造創新氛圍,一方面向外引入中國科大、北航、哈工大等院校共建研究平臺,以“千企大走訪”“百校大對接”等活動為依托,為企業定向匹配科研成果、人才供給。
數據顯示,蕪湖市2023年實現第二產業增加值2181億元,在GDP中占比46%;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收7272億元,利潤總額達449億元。
超前布局:新興產業“拔節生長”
自動生成噴涂軌跡、高精度自動識別復雜焊縫、靈巧加工部件……走進位于蕪湖市鳩江區的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,展廳內的各式機器人正向參觀者展示著“十八般武藝”。
在埃夫特周邊,一個國家級機器人產業集聚區正在加速發展,從2013年四五家企業、不足4億元產值,發展到集聚上下游企業220余家,2023年產值突破300億元,形成工業機器人、服務機器人、核心零部件、系統集成、人工智能、特種裝備全生態體系。
“蕪湖門類齊全的制造業基礎,給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場景及市場空間,同時機器人產業發展也持續助力制造業提質增效。”蕪湖機器人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許禮進說,他自1998年大學畢業后便來到蕪湖工作,見證了這座城市的制造業從“造船”“造車”向“造機器人”“造飛機”擴展。
正如灣沚區居民十余年前未曾想過,自家門口的荒地上竟然能“長出”一座航空新城。
蕪湖市用十年時間,搶抓低空經濟新機遇,從單個項目,到單條產業鏈,再到集聚產業群,逐漸形成“大飛機看上海、小飛機看蕪湖”的影響力。2023年,該市低空經濟產業產值達400億元,同比增長26.6%。
不僅如此,這座濱江城市還超前布局集成電路和新型顯示等一批“新賽道”,2023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3%,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。
描繪未來:澎湃動能加速集聚
6月14日,華為云華東(蕪湖)數據中心正式開服,標志著“東數西算”蕪湖數據中心集群正式上線。該集群已簽約上中下游產業鏈重點項目41個,總投資超3000億元,在建機架超10萬架。這是蕪湖面向更遠未來的創新布局。
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要素,算力運營正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。談及此,蕪湖市大數據建設投資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胡蓉興奮不已。她和團隊在全力打造“算力界的淘寶”,通過鏈接算力資源供給方和需求方,提供“按需隨取”的一站式算力服務,以算力賦能科創,加速數實融合,撬動更大規模的數字經濟。
除了培育“算力”這一數字時代新動能,一個包含17個創新園區的鳩茲科創灣正在孕育壯大,將成為集聚創新主體、鏈接外部資源的新“創新場”,吸引更多企業和人才來此“開疆辟土”,推動安徽構建起“北谷(科大硅谷)南灣”科創格局。
“這些創新園區分布在蕪湖市交通、資源等配套最好的位置,我們將通過精準政策支持、全方位服務以及開放大量應用場景等措施,塑造‘蕪湖科創’品牌。”蕪湖市科技局局長曹潔說。
新華社記者 張紫赟 汪海月 馬欣然